食蕉,食招
【am730 專欄】 幼兒吃東西,吃得到處都是,很多人以為是「正常」,但培育孩子多年,發現不一定是這樣的。如果孩子從出生開始,就有機會內化天、地、人的秩序,到2至4歲秩序敏感期,孩子已能養成良好生活習慣和自律,一生受用。 學識飲食「招數」,可培養幼兒很多能力,如獨立、秩序感、邏輯思考、專注力、手眼協調等。以食香蕉為例,很多成人剝好皮
街頭藝術家和「我做人不及格」
【教育專欄】街頭藝術家和「我做人不及格」 旺角天橋,洋青年在「雕塑」獅子:半身,約米餘,界刀勾勒,發泡膠材料,手指為獅身塗以泥色,獅首毛目牙嘴逼真,頗見功夫。 駐足者不多,偶爾有捐助人,小紙盒中英文寫上:「請支持我儲錢讀大學藝術」。一對母子左顧右看,便跟着她們細細觀察。 母親說,讀初二的女兒喜歡畫畫,更打開手機給我欣賞,的確不錯,細緻秀氣,筆者
遲入學做大仔?
【am730 專欄】 小一自行分配學位今日截止交表,家長近來常常問,遲一年入學做「大仔」好嗎?以報讀下年度小一為例,2012年或以前出生的, 可參加政府小一統籌派位。2012年頭出生的就是大仔,比年尾出生的「細仔」大一年之多。有些大仔更是2011年尾出生的。 家長想孩子做大仔,原因之一是,不同意一些小學跳級授課,每天要花幾小時做功課和溫習至深
做大仔好還是做細仔好?
【灼見名家專欄】邱振明 小學一年級「自行分配學位」今周(9月25-29日)交表,近年多了家長問孩子做「大仔」好嗎?即是適齡學童遲一年才入小一。以報讀2018-2019年度入讀小一為例,2012年12月31日以前出生的, 可參加政府小一統籌派位。2012年年頭出生的大仔,比年尾出生的「細仔」大一年之多。有些大仔更是2011年出生的,差距一年多。 其中一個多了
代兒童向Halloween說不
【am730 專欄】 華人鬼節百般禁忌,西方鬼節就被商人包裝為大事慶祝的節日;成人和青少年玩得興奮,以為幼童也一樣開心。愈來愈多幼兒班和幼稚園也搞Halloween派對,孩子被裝神扮鬼,老師為營造氣氛,從角落突然跳出來,有些孩子嚇得縮在一角,有些個案更半夜發惡夢大叫,甚或變得膽小、害怕其
歇斯底里的孩子
【歇斯底里的孩子】am730 「孩子常常哭鬧至『歇斯底里』,怎麼辦?」不少家長向我訴苦。「歇斯底里」這個病名,醫學專業已不大使用,一般人仍用來形容情緒失控,家長擔
爸媽,讓我哭吧!
【爸媽,讓我哭吧!】am730 專欄 教家長課十多年, 其中一樣令家長最頭痛的,是孩子越哭越烈。父母想盡辦法令孩子不哭:餵他、抱他、搖他、給他玩具引開注
揠苗異於拔苗 一助長一扼殺
【教育專欄】 好久好久以前,大概上世紀五十年代左右吧,人人只認識「揠苗助長」,不知道甚麼「拔苗助長」,因為,老師教的是前者,然而,後者怎樣來的呢?表面上是好意:「揠」字太深,「拔」字較淺,以為改成「拔苗助長」,孩子容易學,此後,就同時出現「揠苗助長」「拔苗助長」了,由於「比較淺」,「拔苗助長」佔了上風,也有不少人認為「兩種意思一樣,都可以」。他們不瞭解,小朋友無所謂「深淺」,
地產霸權下15年免費教育
【am730 專欄】 要發揮孩子無限的潛能,先要掃除發展障礙,香港兒童面對最大的障礙,和成人一樣,是在地產霸權下生活空間嚴重不足。 我們的社會富裕,卻忽略幼兒教育。15年免費教育到今天才開始,更尚未觸及基礎問題:大部分幼稚園空間狹窄,政府和私人規劃的幼稚園用地還是無戶外空間。中小學都有戶外操場,幼稚園為何沒有?兒童缺乏戶外活動,體能越來越差,與動作息息相關的認
和幼兒一起超越分離焦慮
【灼見名家專欄】創辦人邱振明 新入讀托兒所和幼稚園的幼兒,多會有分離焦慮,家長都很頭痛。 最理想的就是實踐無痛分離,孩子按自己步伐逐漸分離,不強迫,見筆者前文〈無痛分離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