日常生活教育不可忽視
以往我們說「美德」,現今我們說「E.Q.」,要有優秀的思維才有優秀的行為,這便是優秀的品格,而人的品格(性格)培育架構期,始於幼兒階段由成人的身教而來,而最好的身教媒介便是從潛意識行為教育的日常生活訓練。
為何要進行日常生活教育?
• 鍜練生存技能,認識物件和工具
• 跟從指示及學習自我管理學習時間的控制, 明白安排步驟的重要性;將要處理的事與時間連結, 幫助日後學會在適當時間做適當的事
• 培養C.O.C.I - Concentration專注, Order秩序, Coordination協調, Independence獨立
• 培養信心
• 培養自尊及尊重他人
• 培養社交能力,與人配合及照顧他人
• 訓練觀察力
• 學習分類、歸類等邏輯槪念
• 為學習其他知識,如語文、數學、文化及科學作準備
明白日常生活教育的重要,讓孩子動動手,不要事事代勞。要知道父母及成人(包括傭人)對孩子的職責不是幫助其工作,而是協作其工作,傳授工作技巧給孩子。
試想想一個兩歲半的孩子能為全家人預備及擺放晚餐桌上的碗筷,從中獲得滿足感,這真是提高自己形象及自我價值的好機會,亦可值此學習數學(碗筷跟人數的配合)及配對(安排座位);還有學習的意義是協助生存,將學習的成果,於日後作出貢獻而滿足,可說是行使天職的使命感,從中明白到人生的意義,這是人的基本需要。
總括來說,在蒙氏教育中,日常生活教育不僅是做家務,還包括各種禮儀及自我照顧。日常生活教育不僅提供學習語言(口語)所需的所有元素,讓5官能同一時間工作,它還提供品格、溝通、EQ(情緒指數)、IQ(智商指數)及耐性的訓練,讓孩子經歷過程變成體驗,從而產生享受成果的感覺及思維。
因此實行蒙氏教育並不是大量購買昂貴的教具放在家便行,而是需要家長時間的配合,以及懂得一些技巧,並且理解兒童在不同階段所需的不同;而最重要的還是提供時間來植根「學習所需的元素」的基礎,那方法就是最簡單不過的日常生活教育。
究竟什麼是日常生活教育?
其實日常生活教育就是家傭姐姐所做的家務。當我們在北美當蒙特梭利老師時,曾受過黃皮膚黑頭髮的家長責備,這富有的媽媽認為筆者不應該讓孩子做傭人所為的。經課後的詳細解釋後,她才明白日常生活教育的重要性。
因孩子需經歷過程才化成從體驗來產生感覺及思維。孩子來到世上的首要目標是要學做「人」,究竟「人」需要的是什麼?除了生理上的需要,更影響「人」的便是心理(心靈)上的需要。成人常做的只是滿足孩子的生理需要,而忽略其心理上的內心需求。而架構一個優質的「人」的元素是此人能懂得:1.自我照顧來產生獨立;2.明白做事的步驟來產生秩序;3.用有目標的行為來產生專心;4.用體驗行動來產生協調。
舉例說:孩子在學習穿衣時,將能自我照顧來滿足獨立感;明白穿衣步驟來產生秩序感;這是有目標的行為來產生專心;藉此經驗來產生手眼協調能力,對孩子來說這是莫大的幫助。
再者在心理上產生了獨立才能內化成照顧(協助)他人或主動分享的心態;產生了秩序感才能內化成紀律及自律;產生了專心才能內化成目標而出發的動力及增加了成功的機會;產生了手眼協調才能內化成日後的手腦協調(行為跟思維成一致).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