教育界勿過度防疫
【教育界勿過度防疫】am730 邱振明 一位奧運選手到訪一間小學後登出合照,網民發現學生書桌的前、左、右三面都裝上透明膠隔板,引來爭議,有些家長指學生儼然在監獄上課一樣,不會給孩子上這些學校,但有家長則十分欣賞該校嚴格的防疫措施。 香港近半年幾近無本地個案下,還防疫到如此程度的確令人驚訝。教育局並無規定課室要安裝隔板,只建議學校考慮,更沒有要求三面
常抱孩子看車是壞習慣嗎?
【常抱孩子看車是壞習慣嗎?】am730 邱振明 BB一哭鬧 ,不少家長就慣性一手抱起BB,搖下搖下安撫他,然後望向窗外說:「睇下幾多車車!」試圖分散孩子注意力。有人安撫,有車車睇,孩子一下子就安靜下來。 有人主張要常常抱,建立親子關係和
是素是肉不應混淆兒童
【是素是肉不應混淆兒童】am730 邱振明 小孩問媽媽:「新餐肉麵,新的啊,帶我去食啦。」新是新,但不是肉,而是由植物仿製成的「肉」。宣傳說比午餐肉、豬肉、牛肉做得好,是否如此有所爭論,包括營養方面和中醫的寒熱等等。在外國,植物命名為「肉」遭畜牧業強烈反對,指混淆視聽影響肉類銷售,香港近乎無畜牧業,反對聲音為零。不過從教育角度看,將促銷手段融入命名中,令孩子
自稱阿sir與尊稱老師
【自稱阿sir與尊稱老師】am730 邱振明 周二為世界教師日,閱讀黃建平老師的《老師》,文中指出不宜自稱老師,種種銜頭亦然,人之患,在於好為人師。的確,不知自何年何月開始,愈來愈多人自稱老師,網絡上自稱老師的更蔚然成風;香港更有特色,自稱乜Sir物Sir、乜Ms物Ms,一些傳統禮節不經不覺在消失。是因為今人愈來愈不懂
【做大仔好過做細仔】
【做大仔好過做細仔】am730 邱振明 小一派位下周一截止交表,遲一年入學做「大仔」好嗎?以報讀下年度小一為例,2016年或以前出生的,可參加政府小一派位。2015年尾或2016年頭出生的就是大仔,比年尾出生的「細仔」大一年之多。兒童愈細,相差一年的發展差距就愈明顯。 有家長想孩子做大仔,原因之一,是反對一些小學跳級授課:一年班讀二年班的課程,每天
可否不鼓勵兒童試針
【可否不鼓勵兒童試針】am730 邱振明 疫苗可預防疾病科學委員會向政府建議,12至17歲青少年可減至只接種一針復必泰疫苗。政府將全日復課條件,亦改為當大部分學童只打一針就可返全日。 該會主席劉宇隆更表示,在6月中12至15歲可打復必泰疫苗後他們很快發現兒童在接種後有心肌炎及心包炎。一些家長非常不滿,批評該會「很快」發現問題後,怎可遲了三個月才建議
「疫情」下選擇幼兒學校
【「疫情」下選擇幼兒學校】am730 邱振明 行政長官表示不與冠狀病毒病共存,防疫措施不知何時了,學校隨時受影響。家長選擇幼兒學校須考慮長遠衛生政策上的改變,以及過往「疫情」下各幼兒學校的措施。 1. 選擇不做網課或少網課的。中大醫學院近期報告指「疫情」期間,學童近視爆發式增長2.5倍,美
促請全面復課
【促請全面復課】am730 邱振明 工聯會會訪問了八百多位家長,支持中、小學全面復課分別有近八成和六成,過半受訪者因為要照顧子女而要放棄工作,七成多指不全面復課將加重財政負擔,該會促請政府放寬全面復課的條件。與此同時大陸亦禁止強制或變相強制接種疫苗的要求,例如必須接種疫苗才能復課。民間多就防疫措施提出意見值得鼓勵,很高興見到大家能全盤考慮其他因素,而不只是防
無面見人 見人無面
【無面見人 見人無面】am730 邱振明 即使美國布朗大學的初步研究發現防疫措施令0至3歲嬰幼兒IQ暴跌,但一些人士包括教育界,仍為防疫措施自圓其說。例如認為孩子自然會適應環境,習慣減少外出、缺乏活動、人無面目,孩子即使看不到口型及大部分面部表情,都懂得從眼神、有限面部表情和其他動作觀察他人。論者還是只考慮防疫。 論者可能對嬰幼兒教育認識得不夠深。
防疫措施令嬰幼兒IQ暴跌
【防疫措施令嬰幼兒IQ暴跌】am730 邱振明 報導這項研究的傳媒不多,如大家還不正視問題,實在虧欠這一代兒童太多。美國布朗大學初步研究發現,冠狀病毒病期間出生的嬰幼兒,智商(IQ)較之前出生的孩子低,語言、動作及整體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