info@infinitychildren.com      +852 3589-6366
Find us on FaceBook

「普教中」的理所當然條件

【「普教中」的理所當然條件】教育專欄 黃建平

 

        古今中外,教學都使用本地的語言,她就是「母語」。

 

        「母語」二字,直接了當指的是母親的語言;正常情形下,嬰兒初生,第一個擁抱、餵哺、呵護這小天使的是同吃喝、同呼吸、同起居、同憂喜十個月的媽媽,一天到晚對幼嬰說話的人,自然也是她,「母語」就是這樣來的。

 

        到了進學校,一般而言,地方的語言和「母語」相同,兩者二而一,對孩子完全沒有分别;如果家鄉話和社會語不一樣,小孩具有超凡模仿力,應付起來毫無困難,父母和父母的父母語言不同的家庭,只要他們固定使用自己的某一語言,幼兒可以輕易講幾種語言,原因就在這裏。

 

        1997 之前的四五十年代,香港已有學校使用「國語」來教學,而且不單只中文,各種科目也是如此;嚴格來講,是老師自己的家鄉話再加上一點「國語」,其實,這才是「普通話」一一說得不標準的國語;至於字正腔圓的國語,只有少數師長能講。

後來,慢慢地,學校自然而然全面使用香港大多數人講的廣府話 * ,但極少數仍保留「用國語教中文」,這類學校其實是「普教中」的先驅。

 * 通稱廣東話,粵語則是簡稱,也是國語、英語的對稱。

 

        97年七月一日之後,有人主張「普教中」,即「用普通話教授中國語文」,但由於香港政府素來奉行學校教育應該「專業自主」,因此任隨辦學者或各校自行決定取捨,經過一段時間,研究者認為「普教中」有利寫作或不太確定的都有;又過了一段時間,研究者甚至有「普教中」窒礙思考的觀察。

 

        事已至此,「常識」要表示態度了:一如文首所述,語言和生活息息相關,自然和思維也不可分。

 

        小學、中學的課文,基本上全用書面語寫成,自然用國語比較適當,無奈香港八九成人操粵語,粵語是「生活語言」,同時也是「學習語言」。咦,筆者不是剛說過「課文用書面語,國語教比較好」嗎?對,這牽涉到老師是否「國語人」一一日常生活說國語,連思考、做夢都用國語。

 

        曾經,為了滿足師資數量(九年中小學必須有普通話科),幾乎所有語文教師都要考「基準試」,多番努力研讀,不少人通過考核,成為「普通話科」的老師,甚至「普教中」起來!實際效果呢?不問可知,事實上,新聞報導也透露了一二,這批「拉牛上樹」的「普通話基準師」,日常用粵語,思維用粵語,做夢用粵語,上課時「駡人用粵語」(用普通話罵,學生聽不懂!);也有不少老師「雙語並用」。試想想,用粵語思維的師生,鄭重其事地用國語教學,豈能不「窒礙」?

 

        那麼,題目的「理所當然」呢?正是,在國語/普通話地區用它來教學,師生自然如魚得水,毫無障礙。

 

        不過,汶川大地震以及很多其他大陸各省的新聞,地方官員和老少百姓中,說普通話的固然不少,講家鄉話的也常見;有一段可能是設計的上課視頻,老師叫學生朗讀自己的作文,小胖子文章一大堆描述家人的四字成語,搞笑之餘,師生用的都是四川話。透露了甚麼訊息?一直以來,各地都有用本地語言的傾向。

 

        如此說來,幾十年前的人錯了?非也,那是辦學團體的「語文信念」,而且是極少數人的選擇。今天,「普教中」不好嗎?非也,只要老師思考、做夢都用國語/普通話,完全沒有問題,因為孩子上課時也自然會「本能」地跟隨老師。至於政策性地規定所有學校「普教中」,也許,特區有權力這樣做,但大概是「非教育」的决定!對粵語誦讀古典詩詞文章的「獨特優勢」視而不見或懵然不知!

 

        在學校,應該有與教育無關的東西嗎?應該做違背教育的、「反教育」的東西嗎?那意味對孩子的甚麼?

 

【黃建平】 中文中史通識國語退休教師,關心寫字問題,害怕教育成為心身靈斲斷途徑,深信古今哲人互通
*內容為作者意見,不代表本校立場。

喜歡這篇文章? 與朋友分享吧!    

  關於我們

兒童無限於2006年創立,在華人社會推廣蒙特梭利教育,致力於兒童、家長和教師培育及幼兒研究,並創立香港蒙特梭利研究及發展學會,加強與國際蒙特梭利機構作學術交流
*香港首個及唯一美國蒙特梭利協會 AMS 認證的教師證照課程及會員學校
香港兒童無限學校註冊編號: 582123

  聯絡我們
  兒童無限 兒童無限學校

 香港九龍森麻實道 8 號

電話 : (852) 35896366
電郵 : infinitycw@gmail.com
辦公時間 : 星期一至五(公眾假期除外)
上午 8:30 - 下午 5:0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