兒童上學權利不應受疫苖所限
【兒童上學權利不應受疫苖所限】am730 邱振明 政府表示,如冠狀病毒病來第五波,政府只會容許已接種此病疫苗的師生返校,其他學生則在網上學習。 兒童上學是基本人權,接或不接受醫療也是基本人權,請政府及專家委員會考慮時以此為基本,接種疫苗不應成為能否上學的條件。教育當局明確指出,網上授課形式的電子學習不適用
如何培養孩子主動閱讀
【如何培養孩子主動閱讀】am730 邱振明 有讀者問,孩子依賴家長讀書怎麼辦?答案其實還是先要戒陪讀。每次只讀一、兩本書,每本讀一、兩次,然後就由孩子自己讀。即使孩子嚷著要你讀,甚至哭鬧,還是平和而堅定地跟他說你有事要辦,逐漸他就會明白。其實在共讀之前還須共同生活和遊戲,而不是一開始就讀、讀、讀。 預備好環境:現今
戒陪讀
【戒陪讀】am730 邱振明 一些3歲左右的孩子來到幼稚園,最喜歡找老師「共讀」,所謂「共讀」其實是不斷找老師讀給他們聽。這些孩子也很喜歡一有甚麼事或問題就找老師,因為最快、最容易得到答案。可是他們自己獨立探索、思考、工作的能力卻不強。孩子依賴權威或有識之士,其中一個很少人留意到的原因,是過度陪讀。 開卷
中文原來可以咁樣玩出來!
【中文原來可以咁樣玩出來!】am730 邱振明 DSE中文科號稱死亡之卷,學生聞之色變。考試壓力令孩子厭惡中文,近年不少老師更留意到一個現象,就是本地中、小學學童的英文要比中文好。是中文難學嗎?蒙特梭利方法則指出,另一原因是教學引不起學習興趣。 近日教家長如何教孩子中文,是先以大量教具和活動具體學習,引起興趣,再逐
慎擇暑期班
【慎擇暑期班】邱振明 台灣一名兒童台灣一名兒童上柔道課被重摔27次致死,教練判監9年,引起家長和教育界關注興趣班、暑期班等的質素。有家長慨嘆:「有甚麼理由可以把4、5歲的孩子交給陌生的營隊老師、陌生的同學帶一整天?選個幼兒園都尚且要反覆考量,生怕出一次事追悔莫及,何況是『一把一利索』、
你還有在孩子面前讀書嗎?
【你還有在孩子面前讀書嗎?】am730 邱振明 開卷有益,讀書可以最快學到前人的種種知識。親子共讀,可幫助刺激幼兒腦部敘事、理解和意象部分的發展,加強口語和讀寫能力,更可增進社交溝通能力,這些似乎不用爭論…… 但是現在的嬰幼兒,卻會很懊惱為何爸爸媽媽只親子共讀,或鼓勵/強迫閱讀,但從不見爸媽自己閱讀,只見他們在掃手
孩子怎樣才不會患上 「選擇困難症」
【孩子怎樣才不會患上 「選擇困難症」】am730 邱振明 身邊不少人都在談論移民,思前想後,十分之難抉擇。我們一生面對很多抉擇,有些人常常會說有「選擇困難症」。小至在網上購物亦出現此「症」,由於貨品浩瀚如星際,但參差不齊,又不能觸摸,選擇比在商店購物難上很多。 其中一個「病源」,當然是很多人自小都沒有甚麼自由去獨立
打疫苗為了周遊列國
【打疫苗為了周遊列國?】am730 邱振明 現在最常聽到要打新冠疫苗的原因,是準備要去旅行!還記得世界停擺之前,網絡上人人化身旅遊達人KOL,每逢長假期多外遊,不少0至6歲的孩子已周遊列國,一年四、五次不在話下,多至七、八次也有,一有四天假期就去「後花園」飲飲食食。甚至曾有家長問我,帶6歲的孩子去南極好不好。 世界
過馬路時幼童不肯拖手怎麼辦
【過馬路時幼童不肯拖手怎麼辦?】am730 邱振明 本星期網上流傳兩個片段,分別有一個女童和一個男童突然衝出馬路,差點被車撞倒。我們要給孩子富挑戰性的環境學習,但安全第一,不可出現兒童承受不了的風險,在街道上成人必須照顧好兒童。 政府《道路使用者守則》清楚列明:「不可讓幼童單獨在道路上行走,應時刻(有成年人)與他們
防止虐兒人人多行一步
【防止虐兒人人多行一步】am730 邱振明 近來最痛心的是5歲女童遭虐殺案件,生父繼母被控謀殺,審訊時披露的暴行令人髮指!每次看到兒童被手執權力的成人以暴力對待,都憤慨不已!施暴者可恥,再加上家庭、社區、學校、制度的一連串錯誤和缺失,導致小生命遭殘害。有論者望增加社工以防止慘劇,但更重要的是重建天天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