填鴨動作教育-箍頸游泳
嬰兒水療按摩服務暨游泳訓練班幾年前已在大陸流行,現在終於傳來香港。
教育「A貨」
或許香港人習慣了買A貨,也接受了教育A貨。
香港幼稚園落後大陸20年
本欄起名「蒙養之道」,一是來自《周易》蒙卦彖辭云:「蒙以養正,聖功也」。
「在家學」——教育「公民抗命」?
「教育大同」會議早前結束, 討論「在家學」homeschooling 及其他「另類」教育法如蒙特梭利、瑞吉歐、華德福等,家長希望在多元化的香港社會,教育應有選擇。
幼兒看電視新聞報導好嗎?
我們建議零至六歲孩子遠離電視、電腦及電子遊戲,但總有家長會問,不看電視,那看電視新聞公民教育可以嗎? 請先聽聽醫生的忠告。
假期後遺症
假期過後,後遺症湧現。
戒三陪 由獨立生貢獻
孩子食飯途中離座,你會否擔憂孩子吃不飽而追着餵飯呢?或者給他看平板電腦撈飯呢?又或者索性放他上高腳椅用安全帶縛着他呢?孩子自出娘胎已有本能主動找奶吃,自己探索環境,為什麼成人不理會他已開始獨立呢?孩子能坐穩,我們即準備好矮枱矮椅,不用高腳椅,我們相信孩子能自由獨立地決定自己何時吃飽離開,接近一歲的孩子會知道,離座就代表已吃飽要收拾,學會在食飯與遊玩間選擇。
「三陪」家長
一歲多的男孩和媽媽一齊來上課,不斷要貼着媽媽,要她一起玩。
小孩不講理?!
早前有一本親子雜誌,以小孩子不講理為主題,在社交網站招募孩子哭鬧相片,更要家長寫哭鬧原因,及公開姓名和年歲,活動又指愈沒道理,愈可愛惹笑等等。
無痛分離
獨立是成長的重要一步,自零歲剪斷臍帶開始,孩子邁向完全獨立之路,也同時建立親子互信的關係,融入群體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