拜年變「開年」
新年到親戚家拜年,除了「恭喜發財、身體健康」外,經常聽到的是:「拜年要叫人!」、「不可以無禮貌,快叫人!」訓示對象包括一兩歲的幼兒,原本拜年變成替小朋友「開年」(打罵孩子)。
不尊重「人」的教育政策
《施政報告》教育部分着墨不多,社會評論也少。
不尊重「人」的教育政策
《施政報告》教育部分着墨不多,社會評論也少。
重拾節日真正意義
往時傳統節日是親友一起慶祝,一起團聚,一起感恩。
Duck-fed Education of Movement
嬰兒水療按摩服務暨游泳訓練班幾年前已在大陸流行,現在終於傳來香港。
教育「A貨」
或許香港人習慣了買A貨,也接受了教育A貨。
香港幼稚園落後大陸20年
本欄起名「蒙養之道」,一是來自《周易》蒙卦彖辭云:「蒙以養正,聖功也」。
「在家學」——教育「公民抗命」?
「教育大同」會議早前結束, 討論「在家學」homeschooling 及其他「另類」教育法如蒙特梭利、瑞吉歐、華德福等,家長希望在多元化的香港社會,教育應有選擇。
幼兒看電視新聞報導好嗎?
我們建議零至六歲孩子遠離電視、電腦及電子遊戲,但總有家長會問,不看電視,那看電視新聞公民教育可以嗎? 請先聽聽醫生的忠告。
假期後遺症
假期過後,後遺症湧現。